河北国企>>创新>>

永不止步的“创新达人”

——记冀中能源股份东庞矿多经公司综修厂车间主任时智伟

2020-01-17 16:59: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日前,笔者走进冀中能源股份东庞矿多经公司综修厂,采访“创新达人”时智伟时,看到他正在给徒弟们讲解自己近期荣获的第四项国家专利——“顶锚杆生产线”的工作原理。

在现场,一根根锚杆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自动下料、传送、缩颈、滚丝等动作后,整齐的码放起来。这就是东庞矿拿到的又一项国家实用型专利授权的“顶锚杆生产线”。

顶锚杆作为井下支护材料,使用数量巨大。传统顶锚杆的加工制作主要依靠人工直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安全系数低。随着东庞矿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差、断面多的实际情况,顶锚杆用量持续增加,供不应求。如果能制作出一套“流水作业”生产线,那不仅解决了用量问题,还省了人工、保障了安全。对此,平时就喜欢对设备加工和创新的时智伟,提出了制作“顶锚杆生产线”的构想。

对于时智伟的想法,单位领导给予极大的支持,因为技术创新改造对于时智伟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走进多经公司综合修理厂,随着“机械手臂”两轴缓慢上升,从延伸平台上夹起一块托盘原料,放进冲压托盘机内,自动冲压后,再由机械手灵活地将托盘成品夹取、送出,整个过程连贯有序、一气呵成,一块块托盘就制作完成。再往前走,南墙边码放整齐的皮带卷,是多经公司职工用“自制皮带切割机”修复好的旧皮带。看着一捆捆整齐的皮带卷,谁能想到,这竟是废物利用呢?而这两个项目的主创人,正是时智伟。

有了“顶锚杆生产线”的想法后,时智伟就开始了设计、制作、安装、试验一系列工作。经过3个多月的反复“研磨”,一套集下料、传送、缩颈、滚丝等功能于一体的“流水作业生产线”就诞生了。

据介绍,这条顶锚杆生产线主要采用PLC控制系统和各个气缸,光电传感器的指令控制,驱动每一根锚杆都按程序加工而成。光电传感器精准定位,保证了锚杆的长度和螺纹的精确,质量稳定。PLC集成控制和液晶触摸屏操作,可随时更改加工程序,实现了程序化生产和单件生产。使用机械传递锚杆,改变了人工搬运模式,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自动化加工生产,实现了人工和设备分离,提高了安全系数。使用液压自动切割代替切割锯切割,降低了粉尘污染。

“咱们这个顶锚杆生产线,在全国属首创。有了这套设备,过去单班7人,仅能生产1000根锚杆,而现在单班2人,即可生产顶锚杆1500多根,年可节约资金13万元!”多经公司经理刘爱军兴奋地说。

“成功的路上总是充满荆棘”。从最初的设计到试验成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但“爱啃硬骨头”的时智伟都一一克服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生产线采用风能作为动力源,但由于气压不稳,每一个步骤就无法准确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根还没完成处理,另一根又进入作业,造成卡顿、残次品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智伟在每一个步骤的前后都加装传感器,默认程序为设备作业时等待进入,形成一个闭锁装置。然后在进风口加装一个恒压阀。这样一来,彻底解决了材料不到位、产品不出来、待加工区等环节的乱序问题。

在一次次的运行过程,时智伟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一步步改进生产线,最终加工出了利用PLC集成控制和液晶触摸屏操作的“终极生产线”,实现了随时更改加工程序、程序化生产和单件生产。

除了“顶锚杆生产线”,时智伟还参与了“自制皮带切割机”、“自制拆柱机”、“自修采煤机齿轨轮”、“U型钢改造锚索托盘”、“一种液压支架立柱”等创新技改项目,其中“自制拆柱机”、“一种液压支架立柱”和“自制皮带切割机”也分别获得了国家实用型专利授权。时智伟“创客”的名号在东庞矿声名远扬。

面对一项项国家专利和“创客”的头衔,时智伟腼腆地说:“矿上给我们营造了积极的创新氛围和便捷的条件,才使我有信心去创新改造,尤其看到自己制作的设备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给矿上省钱,很有成就感啊!”(罗福琴)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白泽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