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走进国企

用心浇灌 静待花开——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工程公司项目一线高质量推进青年人才培养侧记

2023-03-28 16:28: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 顾景龙)“做工程建设铁军,育一流项目人才”,今年以来,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工程公司紧跟建筑行业步伐,深入开展“成本管控年、成果兑现年、合规管理年”活动,结合项目实际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抓培育、给平台、聚人心,进一步提升一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为项目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抓培育,导师制让“小白”变“小专”

早上6点钟,天刚蒙蒙亮,张辛子准时出现在施工现场,询问现场泵车是否就位,工人是否已经吃完早餐准备上工,搅拌站是否已经准备好可以开盘了。他熟练地清点好混凝土班组人数,宣讲一下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又仔细地叮嘱着正在作业的工人要系紧安全帽,扎牢安全带。

作为学徒的张辛子,来到魏州财富中心项目不过一年时间。之所以如此熟练,还得感谢他两位导师的传帮带,思想导师项目经理司晓儒和业务导师项目负责人陈飞。导师们为他制定了详细的任务清单和成长目标。一个月学会施工图的识图、图集及规范的学习与应用;三个月学会图纸中各个工程量的计算;半年之内学会技术交底编制、施工现场重点和难点的管理……每天清晨,导师陈飞都会带着张辛子绕工地现场一丝不苟地走一圈,巡视现场安全施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拍照取证,查看有没有安全质量隐患,然后交代每个劳务班组负责人当日事当日毕,把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切不能麻痹大意。正是这种耳濡目染,细致认真的工作理念在张辛子心中生根发芽。

“这一年来是最忙碌、最有挑战的时期,也是最困难、最快提升自我的时期。从主体结构到二次结构,从技术到成本,学到了很多东西。”张辛子说道。

项目部依据公司制度要求,发扬“金牌导师带徒”的优良传统,每一位徒弟均配备了2名导师,既在工作业务上给予悉心的传帮带,又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教导。导师们通过言传身教给徒弟们树立榜样。正是在这种务实作风的感召下,项目部的年轻人快速成长。目前,该项目部累计考取一级建造师3人、二级建造师7人,项目骨干人人持证,新员工从一个个职场“小白”变成了项目管理团队的中坚力量。

给平台,“创新工作室”让人才脱颖而出

“单体装配率51.5%以上,装配式面积约83912平方米,节约木材25%,节约水泥砂浆10%,减少水资源消耗5%,减少建筑垃圾30%,将万平方米产生垃圾控制在350吨以内。”邯郸翡翠云璟项目负责人赵亚超欣喜地盘点着创新工作室的一项项成果。

项目部“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团队成员通过签署“军令状”的方式,约定考核要求、成员责任、奖惩措施、成果归属等,还将通过现场实测实量等方式,实施效果考核评定,以成败论英雄,用施工数据说话。

“我们的目的就是激发青年员工的创新创效热情,吸引和集聚整个项目优势技术力量,着力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同时,通过给平台,让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工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卞彤表示。

在锤炼中成长,在竞争中成熟,项目一线先后涌现出司晓儒、单海飞、路杰等一批技能大师,成立了“砼心筑梦”预算班、党员突击队、青年沙龙团队,培养“党员人才种子”20名,为职工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在一线开辟绿色通道,先后建立“马柏龙创新工作室”、“郭佳创新工作室”、“BIM技术创新工作室”等,紧紧围绕阶段难点成立攻关团队,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剪力墙施工、大型塔吊使用、爬模设计等生产难题,推广应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新型快拆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等新工艺、新技术,累计创效35.5万元。截至目前,他们先后荣获河北省BIM应用大赛三等奖1项,QC小组荣获河北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质量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青年创新人才正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聚人心,工地夜校成为青年人“加油站”

“青年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给什么,解决什么。”阳光苑项目党支部书记赵彦杰说道。项目部以家文化为主线,常态化开展项目“好食堂”、员工生日宴、员工微心愿活动,一应俱全的活动室、飘满书香的职工书屋、种满各色瓜果的绿色菜园……总能让员工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感受到浓浓的家的温暖和情意。

项目部开办的青年工地夜校是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个沙龙。晚上七点钟,正是项目部青年员工学习与交流的时间,夜校开讲前半个小时是“答疑时间”,当天问题,当夜解决。有的则常利用白天工作时间把施工现场发现的疑难问题用手机拍下来,在夜校里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在业务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青年工地夜校还推出了考试加油站、文学沙龙、党建直通车、生活小贴士等服务平台。受到项目部广大员工的热捧。“这里已经成为我们的快乐驿站,我们不仅能为自己充电,更能时刻感受到夜校的温馨和快乐,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今年新入职的员工李晓刚开心地说道。

“两年打基础,三年到中层,五年进班子,七到十年成精英曾经是我职业生涯的轨迹,如今已成为他们明确的奋斗目标。用心浇灌,我们在这里静待花开……”青年夜校座谈会上,80后的项目负责人司晓儒深情地说道。

责任编辑:齐佳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