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波:科技钻研勤学者 技术创新先行兵

来源:长城网  2015-11-26 10:29:49  责任编辑:白泽豪

    2015年4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位从职业高中毕业的普通电工成长起来的国家级技能大师、秦港杂货公司散粮站副站长张海波,成为秦港第十位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七常委共同接见的国家礼遇。

    张海波是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杂货分公司散粮站技术副站长,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电气工人技师。参加工作以来,他28年如一日,白天爬设备,晚上啃书本,从一个职高毕业的普通电工,成长为兼跨软硬件两个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智慧型电气控制专家;在国家改革开放、港口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他崇尚实干、创新创造,硬是靠110多项技改革新,让事故频发的设备重现生机并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被评为最美河北国企职工、感动交通年度人物。

    自学成才称典范

    1987年8月,秦皇岛港投资3.06亿元人民币和171.34亿日元,建成了现代化的丙丁杂货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350万吨,承载起秦皇岛港转型升级的希望。同年,从秦港职业高中毕业的张海波,进入秦皇岛港五公司机械二队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电气维修工。

    机械二队是公司主力生产作业队,有门机12台,其中新引进的2台门机电控系统是德国制造,集多种现代科技成果于一体,程序语言全是英文,对维修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非常高。面对新设备,从小就痴迷无线电子技术的张海波,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一定要征服这些‘庞然大物’做一名一流的港口技术工人。”

    从此,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知识、钻研技术上。他认真研读《电工学》《电磁学》《电子技术》等专业书籍,自学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自动控制等50多门课程。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先后完成了燕山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张海波告诉记者:“那时,我都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下机械故障是怎么出现的、怎么修理的。”每天晚上,自己都认真研读100多页的德国门机图纸,白天则在门机上一遍遍比对、印记位置。“为了能看懂外文图纸,我还自学了英语和日语。”

    凭着过硬的技术、踏实的作风,张海波迅速在青工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家佩服的技术尖子,被公司调到更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散粮站工作。

    为尽快熟悉工作,他天天盯在现场,在最短时间内把散粮装卸系统的84个大型设备和400多个各类控制闸阀、传感信号全部熟记于心。

    凭借刻苦钻研,他熟练地运用PLC技术处理设备运行中的故障,并总结出一套快捷、独到的大脑模拟故障排除方法。只要设备出现故障,张海波就能迅速在脑海中梳理、判断,迅速找到症结所在,并精准排除。

    据单位同事介绍,张海波参与主持的“降低电子秤故障次数”、“降低散粮装车系统故障率”项目分别被国家和交通运输部评为优秀QC成果奖。主导参与的技术改造和修旧利废项目创造了高达16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他还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交通系统“金锚奖”、燕赵技能大奖……1999年,张海波被公司破格提拔为散粮站技术员;2007年,公司再次破格聘用张海波担任散粮站技术副站长。

    技术创新先头兵

    进入二十一世纪,运行20多年的散粮筒仓设备严重老化、故障频发。此时,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启动,企业停止对散粮筒仓进行大规模投入和设备更新。公司只能依靠技术革新改造才能维持运转,筒仓面临严峻考验。对此,作为技术副站长的张海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技术设备是现代化港口生产的基础。如果因为设备问题让秦皇岛港丧失一个货类,将会影响港口功能及秦皇岛市城市经济、临港产业发展。张海波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技术创新中,开始了技改创新的新征程。几年下来,张海波带着他的技术团队,把散粮筒仓这套设备从中枢控制系统到运行硬件全部更新了一遍,实现了设备出现故障后不用外请专家、依靠自己力量完全自主维修的目标。

    散粮装车系统是散粮运输的重要设备,其控制系统设计要求火车车皮的停车位置要绝对精准,以确保车皮与电子秤下的粮食溜筒准确对接。但是,由于日方在结构设计和控制程序上出现错误,造成装车系统瘫痪,而需靠人工目测、手动控制拉车器小车进行对车作业。这种与现代化大港极不相符的状况,深深刺痛了张海波。此时,与日方合同已经终止,为避免昂贵费用,张海波在征得领导同意后,决定自己动手修复。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夜以继日,班上干不完下班干,白天干不完晚上干,通读了1000多条只有日文说明的程序,上百次查找、核对、完善、调整、升级集成控制电路和电脑控制程序,终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编制出一套符合秦皇岛港生产实际需求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LC程序,沉睡几年的散粮装车系统恢复了生机。

    已经运行了多年的电子秤,许多功能元件严重老化,导致故障频繁发生。张海波带领技术人员开始攻关。针对美国电子秤数据不全、操作起来难度大的困难,他认真分析、查找出可能导致电子秤故障的12条原因,将每条原因逐个疏通,成功给“洋设备”做了一次大手术,使电子秤的故障率由原来的每月34次降到每月3次。

    一项项技术革新与创造的成功,增添了张海波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决心。张海波把对企业的忠诚和对劳动的热爱,化作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散粮筒仓内部交换机是从日本进口的设备,装机容量60门,具有三方通话、全局广播、单机广播呼叫等功能,是生产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通信系统。由于运行时间长,系统已彻底损坏。公司曾请厂家维修,厂家对设备检查后说,系统太复杂,已无恢复能力,建议更新全套设备,总费用需100多万元。张海波又主动承担重任,没有原理图和布线图就自己翻制,买不到备件就自己动手制作,最终取得了工业交换机系统改造的成功,开创了秦皇岛港散粮筒仓系统完全自主制作的先例。

    2009年,秦皇岛港开始大力发展杂货、集装箱业务,更好地拉动区域经济发展。2011年,秦皇岛港重组整合,成立了新的杂货公司。然而,张海波所在的秦皇岛港西港区已无岸线资源可用,公司决定在11号泊位化肥库作业系统与散粮筒仓作业系统之间增加一条SA3皮带机,使化肥库设备与散粮筒仓设备连接起来。这样,11号泊位的散粮可直接进入筒仓,在没有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散粮泊位和60万吨年通过能力。公司领导经过慎重考虑,把电气改造任务交给了技术超群的张海波。他接到任务后,同技术人员跑现场、定设备型号、研究程序改造方案,连续奋战30多天,实现了两套作业控制系统并网运行,提高了筒仓接卸能力,增强了港口市场竞争力,每年可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

    2013年,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秦皇岛市第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张海波技能大师工作室。2014年初,工作室承接了公司散粮PLC系统远程控制技术改造任务。在项目改造过程中,张海波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对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认真把关、一点不打折扣,同时又大胆创新,不断提出新设想、新方案。最终,他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思路,将集团局域网线引入中控室,工作站既可以访问集团局域网,又可以访问中控室PLC网络,实现了PLC程序查看及故障诊断的远程控制,成功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PLC远程访问技术投用后,平均降低故障处理时间42小时。张海波用实际行动,让这些老旧设备依然焕发着活力,保证公司每年近200万吨的粮食接卸量。河北新闻网

相关新闻

相关搜索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314081840。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