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国资>>

用极致匠心书写“工匠精神”

——记全国劳动模范、冀中能源装备集团石煤机公司职工王景峰

2020-12-23 13:51:1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他神情专注地盯着控制面板,在指尖轻点下,一串串循环指令代码、一行行宏指令参数排列组合成加工程序,精准地控制设备高效运行。就这样,一件件外观精美、质量优异的产品纷呈眼前。18个寒来暑往,冀中装备集团石煤机公司高级技师王景峰把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融入每天的工作里,他在旋转的卡盘、转动的手柄和一列列数字编程中辛勤耕耘着并收获了累累硕果,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技术比武车工状元、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今年11月24日,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乐于钻研提技能

入职企业18年来,王景峰从未忘记自己的初心和梦想,他矢志立足岗位在三尺车床上实现他的“中国梦”,他的“中国梦”就是让“中国制造”的产品响当当顶呱呱。

实践出真知,勤奋强技能。为实现自己心中的追求,从踏上岗位的那天起,王景峰就坚持读书学习、刻苦钻研,他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自学了数控车床技术、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为了丰富专业技术知识,王景峰除了天天绕着车床转,不停地忙碌着,他还虚心向专业教师和老师傅们请教,使他掌握了过硬的车工操作技能。他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湛的操作技艺,为企业解决了很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顺时圆、逆时圆,圆弧插补各不同,顺是G2、逆为G3;顺车、逆车要分清,关键还要看刀台,刀台后置就好办……”一组由王景峰用心编排的数控加工顺口溜悄然在数控车工班组内流传,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数控编程变得通俗易学起来。随着企业转型发展,近年来一批焊接机器人、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以及现代化产品组装和涂装生产线陆续“上马”,带动了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及产品附加值的大幅提升。

陪伴了王景峰十多年的普通车床也被淘汰了,开始改用数控车床加工零部件。但难题也随之而来,数控对很多人来说,不仅生涩难懂,而且高深莫测,在数控编程时,一个字符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用错了都有可能造成加工件报废。“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王景峰看来,技能提升亦是如此,为熟练掌握这门技能,在先进设备还没到位前,王景峰就自费报了数控机床学习班,利用工余时间到学校学习。当设备安装到位时,他已掌握了基本编程技术和操作要领。为了使工友们也尽快熟悉编程及加工技巧,王景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编排了一组顺口溜,供大家交流学习。如今在数控车床上,王景峰等人对各种编程工艺已熟稔于心,能很好地进行车外圆、切槽、挑扣、车圆弧等加工作业。

勇于探索求创新

精益求精、毫厘不差是王景峰多年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他立足本职岗位,孜孜不倦努力钻研技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实际,带领班组和工作室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一些新工艺、新方法应运而生。

普通车床加工蜗杆困难,加工特殊模数蜗杆更难。J6833系列的特殊模数蜗杆,由于机床挂轮表上没有相应数值无法加工。针对这个技术“老大难”,王景峰通过大量的齿轮计算和传动比计算、反复试验,最终研发了一件齿数为77的齿轮,实现了加工蜗杆非标导程的加工方案,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完成了新产品试制任务,彻底解决了在普通车床加工各种模数和特殊模数的单头和多头蜗杆的难题,为同行业生产加工各种类型的单头多头蜗杆找到突破口,为公司各种蜗杆类型产品的批量生产做出贡献。

创新无止境,挑战不止息。今年9月份,王景峰给数控车床做了一套新胎具,进一步扩大了设备的加工范围。受机床型号及加工方法的影响,机加分厂的数控车床通常只能加工长度为30厘米以内的轴类件,超过该长度的轴的加工就需要更换设备,且加工工序繁琐。王景峰迎难而上,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找来了公司多种型号长类轴的图纸,综合分析了它们的加工精度、内外部结构及加工流程等,凭借匠人之心和技术技能,起早贪黑仅用一周时间就设计制作出一个长轴定位胎具,加工时将其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从此,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的轴类零件从30厘米长到了70厘米,甚至还可以再长,完工后零件的质量有效保证在公差范围内,很好地解决了长轴的快速加工难题,消除了所有制约生产的拦路虎。

厚积薄发,久久为功。18年来,王景峰舍小家顾大家,一直坚守在车工岗位上,工作量是其他人的两倍以上。他靠着一颗匠心、一股钻劲,攻克了一个个难关,2018年,以他名字命名的“王景峰创新工作室”被市总命名为石家庄市职工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已完成创新成果200余项,为企业创造效益千万元。

复工复产战“疫”线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石煤机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步伐,疫情迫使企业放起了长假。但是大量用户订购的掘进机急等交货,时间紧迫;环卫车更是防疫消杀急需设备,刻不容缓;而疫情影响了机加工配套进度,抢进度势在必行。王景峰第一时间返回厂里,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复工复产中来。

有一批型号不同的轴套急需加工完成,由于人员少、加工量大,按照正常的加工方法他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王景峰开动脑筋,潜心钻研,经过多次试验,他改进了抛光环节的工艺,自制了一个专用胎具。该胎具可一次装卡12件轴套进行抛光,既避免了变形,又使零件的整个加工效率提高了一倍,正是这个工艺改进方案,才使这批加工件顺利按时交付。按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加工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而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口罩也成了必须“装备”,每干几个工件他都要把眼镜摘下擦拭一遍上面的哈气,一天下来,他感到眼睛比以往更酸,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他不敢有一丝松懈,在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全神贯注、精益求精,确保每一个从他手上转出的工件百分百质量合格。

钻工小高在加工挡板时遇到了麻烦。两百多件挡板是用于新型煤机装备上的零件,之前他对首件进行了钻孔加工,但经检测,零件上所钻6个定位孔的位置出现了少量偏差,会影响后续的组装工序。这批活要的很急,但目前加工方法又出现了问题,小高便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车间领导。车间领导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王景峰,要求依托“王景峰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尽快拿出解决方案。王景峰二话没说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在他的带领下,大家认真分析装配图,对挡板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由先钻孔后铣槽变为先铣槽后钻孔,并以精度较高的凹槽为基准确立钻孔的中心位置,不再以外型为基准,从而保证了挡板上定位孔的精度。问题解决后,小高按照新的加工工艺加紧生产,顺利完成了生产任务。

“只要企业需要,我随叫随到。只要生产需要,我没有困难。”在企业复工复产之时,王景峰主动承担急难险重加工任务,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善言辞的他用最简短、最朴实的语言,表达出了特殊时期冲锋在前、刻苦钻研、甘于奉献的工匠精神。(王艺帆 李昕泉)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白泽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