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走进国企>>

淬火加钢 百炼成才

——记河钢承钢2020年“万千百十”转炉炼钢工技能竞赛冠军徐强

2020-08-06 15:30:5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一双目光如炬的眼睛,透过护目镜,注视转炉的炉火,左手操作摇炉杆,右手输入数据。7月24日,棒材事业部转炉操作室内,河钢承钢2020年“万千百十”转炉炼钢工实操技能竞赛正在进行,线材事业部冶炼作业区乙班炉长徐强正在聚精会神地操作。

此次竞赛,高手如云,徐强丝毫不敢懈怠。赛前,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研习重点,掌握精髓,夯实转炉炼钢理论根基。实际工作中,时刻观察炉火和炉渣变化,比对预判化验结果,炉炉记录数据,炉炉找寻差距,不断提高吹炼终点温度和碳含量的预判水平,提升添加合金辅料用量的精准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徐强以理论满分与优异的预判成绩进入决赛。实操冶炼时,虽然身处不熟悉的工作环境,但是已有八年炉长经验的他,经过短时间摸索后快速适应,从容不迫地进行操作,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实践操作奠定了良好根基。

“终点温度合格,内控成分合格,出钢!”徐强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火红的钢水从转炉倾泻而出,徐强的实操竞赛部分结束。

“徐强,恭喜呀,比武第一!”同事将好消息告诉他的那一刻,他还有些不敢相信,直到亲眼看到成绩单他才拍了拍胸口,长舒了一口气。“之前参加过多次技能竞赛,从没像这次这么紧张过。此次参赛主要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参赛选手实力都很强,没想到我会得第一。”徐强强作平静地述说,眉眼间流露出高兴的神情。

在学习集团2020年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时,徐强特别注意到“推动‘两个结构’再优化与挖潜增效”这一词眼,作为生产产品第一道工序的执行者,他意识到自己责任重大,不仅要精细化操作,还要开拓创新。

一份耕耘未必有一分收获,但九分耕耘一定会有收获。徐强坚信这点,他将工作的重心瞄准于创新,思索如何进一步精细操作,才能更有效地控制运行成本。

7月31日,徐强坐在操作台前,要把琢磨许久的想法试验一番。经过认真思索分析后,他决定改变以往一次性加辅料方式,实行少量多次添加。此方法优点显著,既可以查看辅料添加后钢水与炉渣变化,又可以及时掌握试验效果。但是缺点也很突出,多次加入对加入量的掌控要求十分精准,一次超标全程努力“白费”。吹炼后,计算、添加、微调、出钢……一炉一炉的试验,一点一点的微调,他逐渐掌握加入规律,定型辅料添加配比,最终实现普通钢的石灰消耗较以往节约4kg/t。

扎实的基本功,加上多年冶炼经验的点滴积累,让徐强在稳定中富有创新。正是基于此点,徐强被邀请参与由苏克文技能大师工作室牵头确立的优化降低电耗攻坚工作,试行电价峰值期间直上的冶炼方式。此种方式,对冶炼操作人员要求极高,需在吹炼过程中将钢水成分调整到最佳状态,一旦出钢,没有二次微调机会。徐强深知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只有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才能精准破题。

有了对策,立即行动!在家中,他利用休息时间查看资料,掌握知识点;在班上常常请教老师傅,练就“火眼金睛”,通过肉眼精准判定碳含量和终点温度,终点温度误差在5℃以内;和工友同心协力,精细化调整辅料配比,逐步提高终点命中率的控制水平,实现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电能消耗。目前,此方法已取得明显效果,并在进一步优化中……

“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们如同建造师,利用手眼,将技术开发人员的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与成果,要实现此点,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学习与创新,才是我们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的两大利器。”徐强说完后,目光坚定地望向转炉,继续操作着……(田海霞 崔美英)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白泽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