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国企矩阵>>

绿染矿山满目春

—冀中股份邢东矿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纪实

2019-09-11 09:16: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走进冀中股份邢东矿矿区,不禁为眼前的画面所惊诧,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在这里,绿色已从地面蔓延至井下采煤、选煤等生产全过程,蔓延至矿井生产生活生态甚至思想政治工作的全环节,使邢东矿成为一座内外兼修的“本质绿色矿山”,更是冀中能源集团名副其实的“亮点”和“窗口”。

在为社会留下“绿水青山”的同时,邢东矿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积极打造“金山银山”,截至2018年底,累计产煤1783万吨、实现产值86.99亿元、利润27.75亿元。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国家级绿色矿山”“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等20余项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每年接待省内外各类参观考察20多次、200余人次,得到了国务委员王勇,时任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张云川,时任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常务副省长袁桐利等领导高度评价,成为冀中能源和股份公司对外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

做大做活“绿”文章

看不见煤、看不见矸石山——这是人们对邢东矿的直观感受。整个矿区干净得像个科研院所,马路上无尘土,绿植和鲜花环绕着矿山,要不是高高的井架子上写着“邢东矿”,谁也看不出这里是个煤矿。“企业要以不污染、不扰民为己任,努力打造、建设绿色矿山。”邢东矿矿长吴红林说:“邢东矿紧邻市区,又紧挨着高速公路和高铁,如果又是煤、又是矸石山,会大煞景观。创造一个良好的矿区环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邢东矿做大做活“绿”文章,着力打造煤矿企业的绿色名片。2008年以来,邢东矿在全公司率先推行了无尘化管理和白手套工程,先后购置了洒水车、吸尘车,敷设喷雾降尘管路,设置卷盘箱,安设喷灌、喷枪,进行洒水降尘作业,无尘化矿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矿区西侧修建了一个集小桥流水、亭阁走廊、假山等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使矿区绿地面积达到了5.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了56.8%,整个矿区就像一座美丽鲜活的“绿色氧吧”。在建设“生态矿山”同时,邢东矿紧抓节能减排。在实现污水不外排的过程中,邢东矿先后三次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形成1.2万方日处理能力。不仅可以处理全部的生活污水,而且井下矿井水也可以一并处理。同时在副井口建设回用池、维护调整办公楼用水管路,对中水回用系统进行改造。目前,生活水共有井下回用、玻纤冷却水、金牛湖喷淋浇灌、办公大楼冲厕,已经实现全部回用。以800 m3/d核算,全年可回用30万m3左右,节省新取水费用约60万元。对主要道路安装地面及高空喷雾降尘设施,对全矿用水管路进行维修改造,结合2018年已经完成的车辆自动冲洗装置,原煤线喷淋降尘系统,以及正在实施的注浆站、副井口封闭降尘工程,煤仓矸石仓喷淋降尘系统,全矿喷淋降尘,生态园浇灌系统联通中水回用网络,扩大中水回用途径,实现了矿井水的全部开发和闭路循环利用,为矿区发展注入了“绿色活力”。该矿还从小处着手,在细节上践行着矿山的低碳建设。在设备、灯具选用上,该矿首选节能型设备,并将原来的主变压器更换为3台节能型变压器;1600盏矿灯全部采用LED光源节能型矿灯;照明用的白炽灯、汞灯、钠灯全部更换为节能灯;进矿路灯全部更换为太阳能电板路灯。初步统计,每年节电都在5万度以上,节约电费3万多元。

科技创新“绿色”开采

由于邢东矿紧邻邢台市区,周边村庄压煤占全矿井储量的82.8%,是制约矿井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在建矿之初,就确定了建设绿色生态矿山的发展思路。他们大胆解放思想,拓展思路,突破传统采煤工艺技术,选型新装备、新技术,从超高水充填工作面到工作面矸石回填以及井下预排矸项目顺利实施,一系列科技创新为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1126工作面是邢东矿第一个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工作面,自实施超高水充填开采工业性试验至今,工艺日趋成熟,2015年8月份创出了月产原煤5万吨的全国最高纪录。超高水充填技术的顺利实施消灭了传统采煤方法带来的采空区,能较好地解决建下开采的煤炭资源损失和安全问题,还可大大减少采后地面塌陷赔偿费,节省巨额拆迁费用,不但置换出煤炭,同时大量利用了井下污水,减小对环境的污染。这项充填技术及装备获得了国家5项专利,创直接经济效益3.6亿元。随着这项工艺的成熟使用,邢东矿拥有了一把解放建筑物下两千多万吨压煤的“钥匙”,可使矿井保持年产125万吨生产40年,还可以实现土地不塌陷、地面无污染,真正实现了绿色开采,使迁村开采成为历史。

坚强而有力的科技能力,使邢东矿在一次次超越中创造多项第一,为可持续生态矿山建设夯实了根基。井下预排矸系统的研究,是世界首例以气动跳汰机为主选设备的毛煤井下排矸工艺系统,实现了采煤、毛煤井下洗选、矸石井下充填三大技术的对接集成,创立了我国煤矿井下采、选、充填一体化的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填补了国家煤炭行业井下排矸技术的空白。这套系统节约了矸石的提升、运输等复杂工序,降低了电力消耗等费用,使矿井年节支增收总额达到6213.17万元,除去成本后,净增收增加效益5499.8万元。 洗选排矸后,煤质提高又增加了一笔效益,预计混煤吨煤售价将提高40元,年销售收入增加5000万元,更重要的就是大大减少了矸石升井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永不满足的邢东矿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近年来,9项科技创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邢东矿的科技“绿色”写下了最为浓重的一笔。

坚守“绿色”实现共赢

建设冀中能源“窗口”单位,做成全国绿色矿山建设的标杆单位是邢东矿孜孜不倦的追求。邢东矿对运输、机电等系统也都进行了无污无噪的全过程“绿化”治理。

生态矿山建设的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矿区与最近村庄仅一墙之隔,机器运转产生的噪音影响村民日常生活。邢东矿对噪声污染源的主扇风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其设在了地下,且在出风口安装了消音除尘装置,使矿区噪声控制在50分贝以下。采用全国最先进的环保型压风机,进一步使噪声降低了30分贝。将最临近村民房屋的副井绞车房的墙壁全部贴上了隔音板,阻挡噪声的扩散和蔓延。将配电车间、压风机房、主副井绞车房、卸装机房、皮带运输走廊全部增加为双层玻璃,提高了隔音效果。对于在原煤运输中产生的噪声,该矿又投入资金30多万元,对振动筛加装了隔声室,对筛下溜煤筒加装了隔声屏,对207皮带机尾加装了隔声层,进而使工业噪声得到了有效隔绝。邢东的矿井靠近市区,临近村庄。出于对自然环境和村民利益等方面的考虑,在矿区建立了一座可储1.2万吨原煤的大型封闭式煤仓,所有的煤炭升井后经封闭的原煤运输线直接入仓、直接装车,达到煤不落地,消除了煤炭在存放环节中产生的粉尘污染。为彻底治理粉尘源,无论是井下还是井上,邢东矿所有的转载点全部使用了喷雾设施,从源头上治理粉尘污染,除正常装车外,原煤仓都处于封闭状态。对到矿运输原煤的汽车,也实行强制全封闭管理,要求所有运煤车辆必须是新能源车辆,并且自带苫布,装煤后不盖苫布的一律不予出矿。实行“装车洒水,车走清扫”制度,先后购置了洒水车、吸尘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扬尘和洒煤,保持了矿区清洁无尘,就连已经使用10多年的煤场,地面依然保持着水泥的原色,真正实现了“出煤不见煤”。

“在全国环保形势日趋严格的情况下,邢东矿把生态矿山技术创新并集成地嵌入生产过程中,以最少的生态代价获得最多的资源,实现矿山工程与生态环境相和谐” 邢东矿纪委书记兰金东说。

创新发展无止境,绿染矿山满目春。邢东矿将绿色经营管理纳入到矿井发展建设当中,通过“开放透绿、去违建绿、破硬还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等有效手段,实现了矿在园中、路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目标,为邢东矿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使邢东矿的绿色矿山更加有魅力,相信邢东矿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王印河)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白泽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