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国资

百舸争流千帆竞 百花齐放满园春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基层员工创新工作综述

2018-10-22 09:25:22 来源:河北工人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8月24日,100多位来自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物探”)各单位工会代表及技术专家、创新能手参加公司第三届基层员工创新工作及成果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会,84项优秀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大家欢聚一堂,满怀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期待,共同分享东方物探过去5年来基层员工创新成果,探讨东方物探基层员工未来创新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

这是东方物探基层员工创新实践的一次盛会,是对东方物探基层员工5年来创新及成果推广应用的大检阅!东方物探总经理、党委书记苟量专门为会议写来贺信,对东方物探基层员工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进一步为东方物探基层员工创新工作指明方向。

近5年来,东方物探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高度重视基层员工创新工作,以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基层员工创新工作,共累计取得群众性创新成果2462项,创造4.6亿元的经济效益。这些看似微小的小改革、小建议、小发明、小创造,在解决生产难题、降本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了实实在在的巨大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力促进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增强了公司在面对国际低油价冲击的应对能力。

■顶层设计谋全局

上下联动成合力

如果说东方物探科技创新是助推公司抢占高端市场的“航母”,那么,基层员工创新就是助推东方物探高质量发展的“巡洋舰”、“驱逐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方能汇聚无穷力量。公司不断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全局,大力推动基层员工创新活动,为广大职工搭建施展才艺的舞台,为鼓励全员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公司始终把创新发展战略放在核心地位。东方物探、东方物探工会努力构建基层员工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党委领导、工会搭台、业务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组织领导格局,推进上下级联动。2017年基层创新工作经验交流会后,公司副总经理杨举勇多次组织机关处室落实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东方物探成立创新成果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创新成果推广应用运行大表》,明确职责分工,专门以文件的形式对100项成果的推广应用按照分层分类的原则进行了安排部署和责任分解,20家单位领取任务,经过一年的推广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转化为生产力的合力已经初步形成。

东方物探通过完善制度办法,健全工作机制,为基层员工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基层员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成为助推公司创新创效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新思路、新举措带来新动能、新局面。公司基层员工创新工作在实践中实现三个转变。

——推广应用工作由任务安排向主动选择转变,推广应用工作的能动性逐步提高。各单位积极开展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主动优选优秀成果共计180项,与百项成果同步推广。

——推广应用范围由探区内部向全公司、大区域转变,推广范围逐步扩大。从本探区小范围试点,到公司各家单位交流推进,各探区项目相互借鉴,创新成果推广范围逐步扩大。各探区相互交流借鉴的优秀成果应用达到76项,占总数的56%,互联交流,强强联合的趋势逐步形成。以长庆物探处为例,通过采用“交流式、清单式、重奖式、头羊式、引领式”工作方法,二维项目平均提速19.6%,三维项目平均提速16.26%,为公司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推广应用由探索性向规范化转变,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在公司现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各单位根据探区实际情况,纷纷出台推广、激励等相关规章制度,推广应用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工作开展更加规范,为健全机制奠定了基础。塔里木物探处建立《优秀成果推广应用考核管理办法》,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7.89万元;辽河物探处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在困难时期首次设立创新专项经费20万元;信息技术中心设立中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为69个项目投入金额181.37万元。

■创新成果“摇钱树”

孵化人才“聚宝盆”

创新的源泉在基层,创新的舞台在现场,基层员工的每一个创新点子就是一棵“摇钱树”,基层创新团队的一个创新课题就是一笔财富。一个创新工作室就是基层创新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更是公司降本增效的聚宝盆。

基层员工创新需要团队建设和示范引领。东方物探工会把组织发展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基层员工创新的战略布局,花大气力全面支持鼓励各单位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坚持“以点带面”,强调“从线到面”,使充分发挥各基层单位的组织推动作用和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模范引领优势,把创新阵地建在基层,让创新人才扎根一线,了解生产、贴近生产、服务生产,在创新过程中出成果,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出实效,在解决问题、谋求突破中出人才。创新工作室不仅成为创新成果的“孵化室”,推广应用的“助推器”,也是基层员工学习技术、解决难题的“大熔炉”,不断引领和带动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伴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单位的推广应用成效更为显著,创新氛围更为浓厚。基层员工创新工作平台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增大,“萤火虫”效应更加明显。东方物探共创建了26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培养创新骨干300余名。2017年取得创新成果111项,成果数量较往年增加了15%。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长庆物探处“杨新勇创新工作室”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为推动长庆物探生产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装备服务处制定创新工作室建设规划,积极承建、自建创新工作室7个,有效带动了服务处创新工作的蓬勃开展,2017年形成科技创新成果、QC小组活动成果共计38项,占总量的35%,成效显著。祝彩霞创新工作室被授予“河北省职工创新工作室”、“河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赵帅荣获“河北省最美工匠”称号,刘存工作室被授予“河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基层员工业务技能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得以增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更加深入。培训是成果推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推广中进行培训,员工在培训中得以成长。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调动员工工作热情,增强了参与创新意识,提高了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东方物探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创新骨干积极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基层员工投入到创新工作中。

创新成果应用平台的搭建和使用,使基层员工创新成果展示窗口增多,宣传手段更加丰富。依托中石油互联石油科技众创平台,实现QC小组活动立项申报、成果评审和展示;“工会云”的开发,集中展示基层员工创新成果。各单位共推荐申报QC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成果453项,其中评选出QC一、二、三等奖43项,优秀基层创新成果30项。

东方物探基层员工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螺旋式并进、同步见效、良性循环态势逐步形成。无人机在5个探区得到推广应用,并且应用领域得到拓展,从最初山地收放线的支持作业到现在应用到工区探勘、安全风险识别、可视化质控等多个方面,降低了作业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天线塔在4个探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完善。

国际勘探事业部走群众性创新推新之路,20项创新成果在沙特、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得到有效推广应用,44个QC成果取得了2458万元的经济效益;辽河物探处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中运用7个有效做法,取得了4个显著成效,在助力物探处扭亏为盈中见到了明显效果;新疆物探处7项创新成果在12个项目中切实发挥了提质增效作用。

第三届基层员工创新工作及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交流会上,国际勘探事业部、研究院、信息技术中心等10家基层员工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优秀组织单位受到表彰。东方物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治富在讲话时指出,表彰既是对大家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今后持续开展好基层员工创新工作及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鼓励,希望大家不忘“强化创新驱动”的初心,牢记“助推公司发展”的使命,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星火凝聚燎原势

实践孕育创新枝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基层创新成果孕育于生产实践工作中的难题,源自于员工“金点子”的闪现,诞生于团队的合作交流间“好方子”的碰撞火花。每一项成果仿佛星星之火,在东方物探各个单位、各个施工现场发光发热。伴随着公司推广应用工作的东风,在公司燃起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燎原之势”,为东方物探实现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沙特S77项目施工地形以沙丘为主,地形复杂,行车安全风险高。根据生产需求,仪器车平均每7天一次搬迁,频率高,影响时效。国际勘探事业部陆地高效多功能仪器车的研制,立体利用有限空间,将必要及必备的设备、设施进行整合。减少了设备及人员的投入,缩短了仪器搬家重复架设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也改善了仪器内部的舒适性。项目多次在公司及甲方审计中得到好评,提高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良好形象。目前该多功能仪器车准备在阿联酋等项目推广应用。

研究院提高随钻地震导向井轨迹更新效率,在塔里木探区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预测中,提高了地震成像精度和储层预测准确率,对钻井轨迹进行及时调整和动态监控,提高了钻井成功率,规避钻井风险,降低钻井费用。钻井轨迹更新周期由平均84小时缩短到平均60小时,创效5893.9万元。钻井入靶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94.5%,有效提高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效能,铸造品牌优势,拓宽勘探新型市场。

山地物探钻井作业中,形成的粉尘在井口向四处蔓延,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危害隐患。西南物探分公司结合空气钻机山地作业的特殊性,设计了一款高效降尘设备——空气钻机用喷雾降尘器,实现了本质降尘,并获得了相关专利。体积小,重量轻,用水量小,拆装方便,外观整洁且有效保护关键部件。目前已在西南物探分公司空气钻机上逐步推广应用,平均降尘率80%以上,成为员工健康的“保护伞”。

华北物探处复杂障碍区炮点的优化设计,克服冀中探区施工地表条件复杂,障碍区繁多的难题,基于互补线原则避障偏移,保证了观测系统属性最大限度均匀,根本上降低加炮率。在实际三维项目应用中,加炮率由原来的10%减少到4.1%,炮点设计效率大幅度提升,直接节约经济成本130万元。

塔里木物探处地震队流动小班组生活保障系统给原生态作业区的流动班组带来了“光”与“热”;新疆物探处仪器班报生成插件在KL-SDK平台上的开发在班报整理时间上比人工编辑提高了90%;青海物探处通过合理设计辅助工具,提高了检波器三芯线更换效率;装备服务处便携注塑机的研制在野外现场直接对断点、破皮电缆进行注塑处理,已节约运输成本、设备租赁成本400多万元。

东方物探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杨举勇对基层创新成果进行点评,提出一系列创新成果达到了“四化”、“五省”、“两提”、“一增”的效果。在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方面体现透彻,做到了省时、省力、省人、省钱、省事,实现了野外生产的提速与提效,进一步增强找油找气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正是由于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使东方物探已连续八年获得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实现安全环保持续向好的生产业绩。在物探行业严冬期,仍能守住企业不亏损的底线。为公司稳健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激升潜力股

使命锤炼匠人心

作为技术服务公司,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离不开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东方物探在开展基层员工创新工作中,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各领域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工匠眼中,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永远不是和别人较劲,而是跟自己较劲。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追求突破、追求革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蕴。

创新不一定是“高、大、上”,更不一定是“白、富、美”,创新没有工作性质、职务高低、具体岗位的差别,人人皆可创新,人人均能创新。只要走出“高”的误区,克服“怕”的思想,消除“懒”的习惯,增强自信,潜心攻关,继承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面对困难挑战多搞几个实验方案,遇到矛盾多找几条解决途径,必定会有突破与收获。

“她不是在搞生产,是在搞艺术。”来自于西安物探装备分公司尚未满30岁的王梦晨,今年6月荣获“西安工匠”荣誉称号。她围绕车间优质高效生产献计献策,积极创新。生产中她发现主导产品SN7C超级检波器,虽然量产十多年,但是机芯装配效率和质量仍有提升空间。经过细心揣摩与反复实践,实现生产工艺的突破,打破了传统机芯焊接方式,使车间机芯装配班产一下提高了133%,机芯焊接班产提高了140%。

基层员工创新是一个广阔的舞台,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身在企业中的员工竭力打造“更好的自己”,企业才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只有员工将个人理想融入企业愿景,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创新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东方物探总经理、党委书记苟量强调,要牢固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争一流”的使命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大胆实践、不懈努力,为全面完成公司的年度目标任务和建设世界一流地球物理技术服务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杨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