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国资

开滦集团帮扶三个深度贫困村调查

2018-08-17 09:01: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阅读提示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举全省之力,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为此,我省对10个深度贫困县采取了“五包一”帮扶举措,即每县明确一名省领导联系指导,安排一个省直厅局、一个经济强县(市、区)、一家省属大型企业、一家金融机构共同帮扶。

自确立这一思路以来,多家省属大型企业走到了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转身投入一家一户绣花般的扶贫攻坚,这些省属大型企业,有着怎样的探索?

记者日前走进了开滦集团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帮扶的三个村,实地探访了这里的脱贫攻坚进行情况。

精准摸底儿,一户一策想办法

魏显强变“强”了。

今年6月,这位围场海字村的贫困群众,13年来打了第一份工。

20岁那年,一场意外导致他颅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后,他再也干不了重活。媳妇抛下不满一岁的儿子离家出走,魏显强自暴自弃,甚至一度撬开别人家门锁去寻找食物。

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郭鹏程走进他家。

作为开滦集团驻海字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郭鹏程入户走访中了解到,魏显强当年的手术只做了一半,右后脑碎掉的颅骨被取走,却没钱换上替代骨架,导致皮肤压迫大脑,进而影响了劳动能力。

了解这些之后,郭鹏程叫上村干部,一块儿跑县医院、跑社保局、跑民政局,筹钱帮魏显强完成了手术。

术后,魏显强身体明显好转。工作队依旧每周去看望他,给他添置了衣物和生活用品,不断地鼓励他重拾生活信心。

“魏显强自暴自弃,工作队不能不管,海字村要脱贫,不能落下任何人!”郭鹏程说。

就像对待魏显强这样,今年上半年,开滦驻村工作队拿出了大部分精力来做基础性工作。他们一户一户去摸清情况,找准致贫原因,谋划帮扶举措。

6月11日,魏显强终于出现在一个搬运花草的工地上,打工12天收入了2160元。他自己高兴,村民们也跟着高兴,他们眼中那个“废人”终于变“强”了!

看到这些,一位村干部感慨地对郭鹏程说:“真没想到啊!农村的贫困,情况多样、原因复杂,最初还以为你们这些大企业的人,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呢!”

恰恰相反,开滦集团的驻村帮扶,就是从细致的基础工作开始的。他们为每户贫困群众,建立了一份脱贫档案,谋划了一项针对性的脱贫举措,确定了一名帮扶责任人保持常态联系。而且,他们还参与了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

7月18日晚,上床睡觉之前,王同申忍不住打开电脑,把本村贫困人口基本情况又核对了一遍。进驻大苇子沟村半年之后,这位开滦集团蔚州公司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已经对全村360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2017年底,县里核定该村有贫困户114户、286人。而今的报表上,这一数字已经变为99户、234人。

“明明两个儿子都在县城,有汽车、有楼房,老太太却成了贫困户,这不符合规定。”王同申说。几个月来,根据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线索,工作队和村干部重点核查了19户贫困户,最终剔除了不符合政策要求的12户。

“这实际上就是在纠正过去工作中的错误和偏差。”王同申说,因为留恋扶贫带来的各种收益,一些被剔除者曾一度表达他们的不情愿,而工作队则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即便再难,我们也有信心,因为我们扶贫,不光有驻村队员,我们身后还有集团确定的定期上门帮扶的几百名责任人,还有几万名开滦职工呢!”王同申说。

在海字村,一种普惠式的帮扶举措已开始尝试。

村民们种植的各种杂粮,从山上采来的各种山货,不仅有了销路,而且还卖了个好价钱。开滦集团的7万多名职工,出钱采购了这些产品,给当地农户带来了1460万元的收入。通过多种帮扶渠道,开滦集团在围场的3个帮扶村,去年有278户861人实现脱贫。

强化“造血”,用好帮扶资金建产业项目

今年以来,海字村贫困村民张发一直很忙。村民旅游服务中心的建设终于完工了,村集体企业的木耳栽培又开始用人了。这两天,山上树林里蘑菇也在开始诱惑他了。

“村里新建的这个平台,能帮助我们把杂粮、山货卖出去,你说,我们能不忙活点吗?”张发口中的平台,就是开滦集团投资帮助建设的村民旅游服务中心。

海字村守着水库,拥有发展旅游的优势,已经被围场列入旅游开发规划。借此机遇,工作队和村里谋划,建设了一个兼具服务村民和接待游客双重功能的新平台。

新建成的服务中心位于一所学校的旧址上,除了设有图书室、文体广场等之外,还重点打造了特色产品销售展厅、农资购销超市、电商工作站,以及客房等。

中心建成后,村里的一些贫困群众,已经开始谋划怎样利用新平台把自家农产品卖出去,还有人在探索网络销售。整个中心正变成一个“村级项目孵化器、小微产业集合体”。

郭鹏程则表示:“期待这个项目像造血干细胞一样,能在海字村催生出更多有活力的新细胞,这样,即便工作队将来离开了,海字村的发展也不会后继乏力了!”

2017年,开滦集团已经投入300万元,用于支持所帮扶的3个村发展产业项目。目前,二把伙村和大苇子沟村的光伏电站项目也正在推进中。海字村今年新上的光伏项目资金也已到位。

开滦在扶贫中探索把帮扶资金变成“种子基金”,推动各产业项目具备造血功能。

看到大企业来扶贫,曾有村民提出,能不能把这些投资均分给个人,这样不用费事就能使贫困群众达到脱贫标准。还有个别村干部提出,可否拿这些钱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

这样的提议,遭到了工作队拒绝。开滦集团的思路,是要想办法帮助村里把集体经济搞起来,将来驻村工作队走了,也要给村里留下个可持续盈利的产业项目。

开滦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张建公曾表示:“脱贫还要防止返贫,我们的追求,不仅是要完成目标,还必须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

为此,该集团重新优选了驻村工作队伍,明确所有驻村干部一进村就要帮扶3年,确保到2020年完成脱贫任务。此外,还专门抽调专业人员成立了扶贫产业项目课题小组,长期驻村开发扶贫产业项目。而今,已有庭院特色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7个产业项目,先后纳入重点推进之列。

治病去“根”,探索保障性扶贫举措

“我不想回屋,让我多晒会儿太阳!”6月19日,首次坐上轮椅的徐桂民被推到了院子里,他眷恋眼前这个多彩的世界,说啥也不愿意进屋。

他已经好久没有见过阳光,而邻居们也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了。自打患上进行性肌萎缩,这位昔日二把伙村数得着的壮劳力就丧失了行动能力,终年卧病在床,屋也难出。

轮椅是开滦总医院党委书记吴寿岭送来的。此前,他带领医疗专家已经多次到围场帮扶村进行义诊。

每一次义诊,都有几百名村民早早地就等候在义诊现场。对于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疾病带来的不仅是痛苦,还把他们拖入了贫困。

2017年,开滦驻村工作队在所帮扶的3个村调研发现,545户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竟然有157户,占比近三分之一。

张建公进村调研时,听闻这一情况,当即提出,要组织医疗队进村入户进行义诊,为贫困群众解决因病致贫问题。

很快,开滦集团拿出了规定动作之外的扶贫举措——利用企业自身的医疗资源,组织医疗专家成立健康扶贫医疗小分队,深入贫困村开展义诊送药送健康活动,全面推进医疗精准帮扶工作。

从2017年7月至今,开滦的医疗小分队已经7次走进围场的3个贫困村,先后义诊2000多人次,为所有贫困群众建立了健康档案。

医疗专家们在村里举办的健康知识讲座,每场都会有几十名村民到场聆听。他们还为重病贫困群众建立了家庭病房,进行入户检查和全程健康指导。

义诊过程中,专家们还注意到了新问题:这里的贫困群众疾病多发,是否和村民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卫生有关?

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开滦集团针对村民的居住环境采取了新举措。

今年二季度起,每名帮扶责任人进村时,必须拿出8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除了和贫困户深入交流外,还要帮助贫困户打扫房间、清理庭院,并根据需求置换新的生活用品。

“做这些事,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些举措,激发贫困群众力所能及地在改善生活环境上动起手来。”开滦集团服务分公司总经理杨庆山说。

在海字村,郭鹏程则计划和村干部共同推动一项名为“双争双创”的活动,让村民在争创活动中,改善家庭环境脏乱、设施破损的状况,激发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据介绍,下个月起,乡里派来的一辆垃圾车,会定期把村里的垃圾集中清运走,改善村内环境卫生。

同时,开滦还希望在推动保障性扶贫中进行一些新探索。

他们以开滦范吕社区的知名爱心组织“置爱之家”为平台,有针对性地为贫困群众募集生活用品,尤其在开学季,手机、书包、电脑等捐赠用品到来,让很多贫困学子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此外,开滦集团还敞开大门,出台政策,优先安排围场贫困户大专以上学历子女来企业就业。目前,有关招聘活动正在推进中。

7月28日,摇着轮椅,徐桂民又来到了院子外——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手臂的力量在恢复。

责任编辑:杨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