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国企人

高效生产路上再奋斗——新兴铸管武安工业区炼铁部蔺艳辉

2018-05-04 15:57: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传承工匠精神练就卓越技能

新兴铸管武安工业区炼铁部5#炉蔺艳辉是一位“炼铁达人”,他是三工段的灵魂人物。从炉前工炉长;从炉长变身为公司首席操作手;又从首席操作手成长为一名副段长,他19年如一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团队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带出10余名优秀徒弟。“中央企业技术能手” “邯郸市劳动模范”“邯郸市第三届能工巧匠”新兴际华集团技术能手”新兴铸管技术状元”“金牌工人”……这些殊荣,是对蔺艳辉“工匠精神”的最高评价

让“工匠精神”在班组发扬光大

蔺艳辉走上管理岗位后,依然心系班组。无论大小检修,他始终与班组职工再一起,成为了职工的主心骨。每当职工遇到问题时,都愿意和他请教。因为在请教的过程中,就是一堂技能培训课的享受,职工亲切地称之为“现场书本”。这样的称呼,一是来源于他具有工匠的能力。二是来源于他的具有“工匠精神”。职工们常对他说:“你一天不到班组,我们大家工作中就好像缺失了许多。”

“保铁水物理热,不是提炉温,而应该提高炉渣碱度,和提高煤气利用,来提高铁水物理热。”蔺艳辉在2018年元月开门红劳动竞赛生产组织中,耐心指导讲解工长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2018年1月18日,5#高炉计划检修更换溜槽,以往的经验是经过7天左右的时间对布料进行调整,才能使上下部调剂相结合,达到合理的煤气分布,最终达到高产、低耗的目的。为了快速地恢复到检修前高产、低耗的状态,他指导工人对更换下的旧溜槽实地测量和精确计算,结合以往的经验对布料进行调整,仅仅用了3天时间,5#高炉就已经达到检修前水平,大大降低了燃料消耗。

在他和职工们的努力下,2018年元月份高附加值指标中的燃料比首次实现530 kg/t以下,创历史最好水平。

蔺艳辉扎根班组,让职工感知了“工匠精神”。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本领,享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现场培训课堂,感悟到了“工匠精神”在班组发扬光大的真正内涵。

专注本职,围绕目标,真抓实干。

在5#高炉停炉大修期间,从早7:30分进入休风状态到铁口打开仅用了7分钟时间。效率之高,是周边铁厂往往需要1个多小时开残铁口所无法想象的。

整个开炉过程,他以“开炉安全顺利,快速达产、达效”为指导思想,重点对高炉各项参数,运用科学的方法计算、验证,用以指导开炉工作。为保证开炉工作顺利完成并实现快速达产,在停炉之前,他就制定出了详细的停、开炉作业指导书并报分厂审批后形成《5#高炉停开炉方案》。检修中科学配料,合理使用熔剂,大大改善了炉渣流动性,正常出铁后就直接冲水渣,降低了炉前工的工作强度,减少了红渣落地,降低了运输费用。同时他还采用带风装料技术,大大减小了炉料对炉墙的冲击磨损;改善了料柱透气性,利于高炉顺行;促使焦炭水分尽快蒸发,有利于开炉操作。同时安装了雷达探尺,杜绝了因料线失真造成的炉况失常。

他高超的技术本领,为5#炉开炉后快速达产达效,成本周边企业第一名,高炉利用系数突破4.0,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追求突破、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

结合公司“四新”活动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维,针对高产低耗瓶颈,他大胆提出使用槽下的矿丁再次筛分再次入炉,使吨铁节约成本20元。同时参与到烧结炉料结构的调整中,从不同料种中优化出适合高炉冶炼的最佳炉料配比,而且成本最优。针对炉料结构的不稳定性及时调整操作思路,变更工艺操作参数,统一四班操作,确保了两座高炉长期稳产顺行,并为公司特有球墨铸管生产对微量元素苛刻要求提供了保证。他以热爱创新和发明的工匠精神,不断解决了炼铁高炉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炼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提高。

19年匠心情结,与高炉为友。

炼铁工人向来以吃苦耐劳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有不少人称之是“傻大笨粗”。事实上,随着中国冶炼快速发展,炼铁工人在生产一线默默钻研,使产品从“量多”向“质优”转变。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成为改革重点领域,他作为新一代炼铁工人正以改革者的姿态,将自己打造成精益求精的“冶炼工匠”。

作为炼铁部的首席技师,蔺艳辉的第一学历,仅是一名初中毕业考取冶炼专业的技校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面对高耸的设备、宽大的厂房,兴奋之余,更多感到的还是一种责任。为了早日掌握高炉操作技术,节假日不休息、不回家;为学懂一个技术问题,观察一种炉况变化现象,连续几个班不下炉台;为练就判断炉温、铁水含硫的真本领,他一炉一炉地盯、一遍一遍地看,每炉铁水物理热反复对比。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高炉操作工长的技术已经掌握得得心应手,开始独当一面的工作。

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正处于向设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操作自动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在生产中,他逐渐感到,要满足现代钢铁生产的需要,工人必须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因为对计算机有着浓厚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中央电大计算机专业学习。

学以致用。当岁月的长河行进到2017年,在近9年时间里,他将理论联系实际,专注探索炼铁技术,先后参与了炼铁部“职工创新工作室”30余项重点创新项目,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

随着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深刻变革,公司和工业区加大“清洁生产、绿色工厂”发展,为落实炼铁部“清洁生产、绿色冶炼发展”推进任务指标,他又提出“通过不断改进工艺,通过停煤时间、切引煤气时间等优化休复风工艺流程,减少粉尘异常排放”等10项环保措施,进一步推进炼铁部“清洁生产、绿色冶炼发展”计划任务。

别人遇到困难往往会犯愁,他却会兴奋。18年来,重重困难和压力,让蔺艳辉养成了废寝忘食、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习惯。

5号高炉大修后开炉的那些日子,是蔺艳辉最忙的时候。为了对高炉运行心中有数,他仔细抄录了高炉运行的大量数据,每天对照着各种图纸,在上面不停地画着。几天后,一张“项目施工关系图”跃然纸上。大伙儿只要照图查表,即可了解炉况内情,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这张图也由此成为了高炉改造工程的“指南针”。

至今大家谈起来,还对这张图记忆犹新:“在这张图纸的帮助下,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最后,开炉料装入误差几乎分毫不差,装炉工时也因此缩短,而且对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蔺艳辉爱琢磨、肯动脑、不怕吃苦的事儿,早已烙在大家的心里。为降低冶炼成本,他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薄壁炉衬高炉长期休风快速恢复”技术,搬走“拦路虎”,提高了高炉的运行效率。彻底解决了困扰5号高炉多年的检修恢复难问题……

蔺艳辉对高炉冶炼技术几近痴迷。他说:“高炉和人一样,有自己的特点,只要真心与高炉交朋友,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解瑞红 宋敏)

 

责任编辑:白泽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