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国企人

产线上的质量“守护者”
——记河钢石钢一季度“质量明星”、轧钢厂大棒线技术质量负责人侯现军

2018-04-29 22:49:4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要像抓安全一样抓质量,把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河钢石钢轧钢厂大棒线技术质量负责人侯现军眼里,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他自己时刻需要守护的“红线”。来到大棒线的那天起,做好产品质量的“守护者”就是他给自己的明确定位。

打好质量异议“歼灭战”

4月10日早7点,侯现军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大棒车间,向岗位职工了解中夜班质量异常信息,得知生产正常没有异常后,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7点20分,他准时参加产线的早会,对当班的生产提出工艺操作要求。忙完这一切,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产线上的任何质量异常都会触动侯现军的敏感神经。工段反馈的每一条异常信息,他都会结合客户工艺要求,钢种特性,拿出后部处理意见,防止缺陷材产生。异常信息传递是大棒线为保入库产品质量,减少质量异议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该方法在产线的大力推广离不开侯现军等工程师的付出。去年上半年,轧钢厂的质量异议损失每月几万元居高不下,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轧钢厂打响了质量异议“歼灭战”。

“看到因质量异议造成的损失,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一名技术质量员,深感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很重。”侯现军坦言当时的心情道。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扭转被动局面,他不仅完善并大力推广了质量异常信息传递法,还梳理大棒线造成质量异议最多的客户,锁定了发生频次较高、损失额较大的11家客户,成立了6个保障团队,为减少这些客户的质量异议进行专项攻关。侯现军对每个客户的重点钢种进行分析,根据客户反映的质量异议情况查找工艺上的问题,再制定工艺改进路线,完善质量保证措施。看似简单的活儿却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个数据的对比,一项项措施的制定,一次次改进工艺流程的推敲和论证……侯现军在默默努力着。在这些有过质量异议的客户中,桂林某高端客户的质量异议最多,占大棒线26.67%。这成了侯现军的主攻目标,他改进了孔型和导卫,同时要求对曲轴用钢进行全部修磨后交货、制定了提高表面探伤精度等措施。几剂“猛药”后,该客户的质量异议减少到今年一季度的1.37%。更可喜的是,大棒线一季度的万元销售损失由去年的平均1.65元每吨减少到0.165元每吨。

创新改造助力“质”“量”齐升

4月4日上午,大棒线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火红的钢坯从7号轧机缓缓穿越,映红了侯现军的面颊。当班正在生产供小棒线二火材使用的150mm×150mm的开方坯,由小棒线生产成54钢供给某高端工程机械客户。该钢种用于加工成矿用高强圆环链,几百米长的链条有一环断裂就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客户对钢材质量要求非常严苛。侯现军仔细检查了开方坯的表面质量后,向当班班长谢利刚了解开方坯的情况。“自从使用了这一套椭方孔型系统开方坯以来,轧件运行非常平稳,即使进口导卫放开一点也不出现尾部‘扁过’缺陷,比以前的孔型系统稳定得多。”谢利刚高兴地说。

大棒线原来的开方孔型为箱方孔型,每次开方需要更换4架轧机,不仅耗时长,职工劳动强度也大,更致命的是频繁更换轧机加大调整难度,容易造成钢坯尾部“扁过”的缺陷。随着河钢石钢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箱方孔型系统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高端产品的生产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创新工艺,才能保持产线竞争力。经过轧钢人集思广益,提出了把箱方孔型系统改成椭方孔型系统的大胆想法,侯现军成了这次创新工艺改造的“总指挥”。由于这在河钢石钢没有先例,侯现军只能摸石过河般探索,他研究横列式轧机的椭方孔型,结合大棒的孔型系统,画出了改造设计图。他创新提出在7号轧机设置菱方孔型,实现了更换一架轧机即可完成开方的效果。经过逐步完善,大棒线实现了在大坯料生产期间任意规格随时转换开方的工艺。创新改造孔型系统后,保证了生产54钢等需要开方坯的高端钢种的质量稳定性。除此之外,大棒线每次开方坯节约换辊时间80分钟,月均提产约180吨,实现了“质”“量”的双双提升。

大棒线是河钢石钢高端产品比例最高的一条轧钢线,如何在改善质量的同时提升产量,侯现军在努力摸索着。在他看来,质量和产量的双提升是不矛盾的,稳定的生产会促进质量的提升。去年,他和工友一起对加热炉的立坯布料进行了改造,制定了取消炉内换号空步保证措施,提高了大棒加热炉的加热能力,实现了在产能提升的同时加热质量的进一步改善。一季度,该改造促使产能提升约3500吨,高端钢材的带状合格率随之提高。

把质量提升融入每个工作细节中

“提升产品质量不能一蹴而就,完善制度、优化工艺,以及加强对质量细节的管理,方方面面的提升才能促使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为产线上的质量员,侯现军有自己的管理心得。

把质量提升融入到每个工作细节中,侯现军用他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职工。3月23日19点,早过了下班点。侯现军却等在加热炉主控室内迟迟不离开。当班正在使用220mm×300mm坯料生产供国际知名客户的高端轴承钢。这是大棒线加热炉增加了预热段挡火墙后第二次生产该客户的高端钢种。第一次批量生产时,该钢种检测出部分钢材带状不合格问题,经过技术中心与大棒线的共同分析,制定出将高温段的加热时间延长了0.5小时等调整措施。再次生产这种钢材,他守在现场,试验微调后的工艺使用效果。当天,侯现军和热工工程师张志旺、烧火工路超飞详细交流各个区设定的温度范围控制情况,预定的高温区长度是否达到要求,出钢节奏是否满足工艺等过程控制参数,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才回家。

加热炉是钢材生产的关键环节。冷钢坯在进入加热炉后,温差越大,越容易造成钢材表面裂纹。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去年年底,侯现军和职工在加热炉大修时,在加热炉内新增加了预热段挡火墙,实现了在加热能力不下降的基础上,保预热段的温度在非热送情况下稳定在750℃以下。这对减少大方坯在加热过程中表面裂纹的扩展有改善效果。今年一季度,大方坯的非计划缺陷修磨量同比降低50%以上。但增加挡火墙使炉内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的部分工艺参数已经不再适应现状,需要进行不断摸索和调整工艺参数。今年以来,侯现军对产线上的8大类钢种的加热工艺参数进行分类对比、跟踪探索,提出17区到21区的加热温度降低20至30℃,以满足生产需求。

“出钢节奏、温度等每一个参数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钢材的表面质量,我们得逐渐摸索,并优化各项参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有信心做好这个工作。”侯现军自信地说。(郭旭梅)

责任编辑:白泽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