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国企人

我们扎根生产线
——记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流机分公司机械三队

2017-10-10 11:10:4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日夜繁忙的东港区,有一间不起眼的小院、一排简易平房,一台台3米多高的装载机不停地进进出出,碾过废旧皮带铺成的硬化地面。下过雨的清晨,土操场上有几分泥泞,这里就是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流机分公司机械三队东港分部的办公、维修、候工区。没有空调,只有隆隆的机械轰鸣声;没有西装革履,只有一件件由蓝变黑的工作服。6年间,机械三队的职工们坚守在这片简陋的工作区域里,挥洒下无数汗水与心血,默默地奉献着。

争分夺秒抢生产

成立于2011年10月的机械三队东港分部,现有80余名职工,平均年龄45岁以上,18台机械设备主要配合矿石公司304号泊位矿石清舱、汽运疏港和场地倒运作业,还担负着六、七、九公司煤炭攒垛、场地清扫等任务。2011年10月,机械三队根据生产需要,派驻第一批职工和设备入驻小院。这里没有配套维修车间,没有熟悉的食堂和办公楼。尽管如此,机械三队从队领导到每一名职工,都抱定“生产任务在这里,服务质量就不能松懈”的决心,克服重重困难,扎下根来,在这里一干就是6年。

8月24号早上7点不到,郑士伟、孙海军两位队长就已经到达自己的工作岗位,详细了解上一班的生产情况,组织人员检查每台设备状况,制定设备检修方案,协调设备检修事宜。用他们的话说:“早一分钟投入工作,尽早安排设备维修,尽快恢复夜班故障车辆,就能为当天生产多提供一分保障。”

8点整,轰鸣的装载机陆续驶出院落,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而最为艰苦的就是配合桥吊完成船舶清舱作业。在作业中,卸船机将作业车辆吊入船舱,而驾驶司机则要通过舱梯一步一步进入几十米深的舱底。由于矿石公司生产任务繁重,经常要组织生产连续作业,进行重载交接,装载机司机经常是带着两个烧饼一瓶水下舱,饿了就在舱底啃两口烧饼,渴了就喝几口水。盛夏午后,停靠在码头的货船已在烈日下照晒多时,舱内气温高、加上发动机挥散热气,装载机驾驶室内热浪滚滚。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班次干下来,他们早已汗流浃背。今年8月份,机械三队配合矿石公司创造两个生产纪录:单班卸船3.9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以及全月接卸进口矿石71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

风雨无阻保维修

流机生产靠设备,设备保障靠管理和维修。年初以来,304码头矿石船舶频频到港,各类现代化机械配合紧密,保证了生产作业顺畅进行和吞吐量不断攀升。在机械三队生产繁忙的背后,也存在着机械“老龄化”问题。故障多,维修条件欠缺,面对这种情况,机械三队不断强化设备运行管理,按标准加强设备保养及点检,规范设备使用,降低故障率。同时,打破常规,整合维修力量,提高维修效率,在保障日常维修的前提下,组织突击队,不论周末还是节假日,不论白天还是晚间,只要有设备维修需要,突击队成员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确保故障车不过夜,保障矿石公司生产高峰用车需求。

8月23日中午11点,维修班班长张宏翩接到抢修3D114型装载机的通知。谁知天公不作美,接到任务后下起瓢泼大雨。张宏翩没有丝毫犹豫,叫上技术员庞胜楠和其他两名维修人员火速赶往现场。此时,维修作业只能露天冒雨进行,经过细致排查后,确认是装载机高压油泵管道老化漏油。由于坏损的油管位置比较特殊,正处在高压油泵的下面,不易观察,只允许一个人爬在轮胎旁用头部钻进机舱里,细细摸索进行拆除,操作起来非常困难。经过几个人互相配合,交替轮换操作,下午2点多,伴随着渐渐变小的雨势,完成了故障修复及空调充氟任务,装载机终于恢复正常运行,很快投入到生产作业中。此时的4名职工浑身早已被雨水浇透,油渍、粉尘、雨水、汗水将蓝色的工作服变成了斑驳的蓝黑色。

“哪里有生产需要,就在哪里落地扎根”,随着矿石公司成立后生产节奏愈加紧张忙碌;机械三队以公司统管优势为依托,积极组织人员、设备重心东移,为更有效地促生产、保维修打好基础。在忙碌又充实的每一天中,职工们时刻准备着,全力奉献着,坚守在港口生产一线上。

责任编辑:杨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