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国资

“智能”产线助力产品升级
——河钢石钢炼钢厂提升产线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记事

2017-06-13 08:21: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今年以来,为了加快产品升级结构调整步伐,河钢石钢炼钢厂鼓励职工立足产线,对设备进行自动化、信息化改造,让产线更“智慧”,为产品升级结构调整筑牢自动化和信息化支撑。

自动化发力 为生产“保驾护航”

随着自动化设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河钢石钢生产中的普及,为生产带来便利的同时,确保这些关键设备和系统安全运行的压力也随之而来。2号连铸机基础自动化PLC硬件系统使用的是德国的“洋设备”,但2号连铸机的公共区域PLC控制系统自投产以来,每隔两三个月就报一次网络故障,一直没有彻底解决。随着设备使用年限增加,连铸机运行的稳定性逐渐降低,甚至到后期只能维持三天正常生产。连铸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不稳定,可能导致停机、漏钢、堵流、设备误动作等生产事故。“如何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连铸机自动化区域主管付鹤鸣下定决心攻关这个问题。他逐个分析原因,咨询专业人士、查找专业书籍和文献研究解决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探索,他为PLC网络系统“定制”了一个“升级套餐”:将PLC网线与动力电缆分开,在柜内单独布置,减少动力线对网线的干扰;将公共PLC网络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降低电磁干扰和高次谐波的辐射干扰。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困扰已久的产线难题,连铸自动系统稳定运行,产量随之提升,铸坯质量提升也很显著,为提升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减少了连铸甩坯量、减少了开浇次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去年以来,炼钢厂职工的“智能提升”小改造层出不穷。比如对2号连铸机钢水液位自动控制改造,提升检测系统精度,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对大方坯增加铸坯切割吹渣装置,解决铸坯切割的挂渣问题;优化大方坯PLC程序及WINCC画面,为开浇和快换提供可靠依据;增加电炉VD喂丝机喂丝长度校准报警功能,提升产品质量等等,一系列产线改造后,炼钢厂的自动化水平有所提升,为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添了一股强劲动力。

信息化献智 产线多了“高级参谋”

5月26日,炼钢厂转炉炉台前“热火朝天”。炼钢工段摇炉工高佳正在忙碌着。当班生产的是供国际某重要客户的高端齿轮钢,这是替代进口的钢种,冶炼难度大,每次生产时,高佳都有些紧张。不过最近,他变得从容起来了。“现场来了位‘高级参谋’,可以随时为我的生产操作提供指导。”高佳神秘地说着,指着电脑界面上的“转炉终点控制模型”,他输入该钢种的铁水温度、铁水成分、入炉钢铁料和冶炼控制目标钢水终点碳的要求后,系统自动显示出钢水终点温度、终渣碱度和MgO三个数据的参考值。原来,这个“转炉终点控制模型”是摇炉工李世琪的“杰作”。

以前的生产中,主要依靠职工经验,通过观察转炉火焰的变化、声音的变化来判断钢水终点温度和碳含量。由于职工的经验和水平存在着不同,这种方法的终点命中率相对较低,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李世琪就开始琢磨着建立一个静态控制模型给大家提供参考。说干就干,今年1月份,他利用工余时间,查找资料,研究建立新模型。实践中他发现,利用热平衡物料平衡计算得出的数值,与实际有一定的差距,经过几次修改仍不成功,他开始怀疑此方法是否可行。后来,他又多次请教老师傅、工段领导和工友,结合现场数据,前后经过六次修改,得出的终点温度与实际情况误差在15℃以内,基本可行。他还“外援”请了自己学IT专业的同学,做出了相应模型,对界面内容做了多次修改,3月份,新模型终于成功“出炉”。

“李世琪建立的转炉终点控制模型使用效果非常不错。职工根据这个模型得出的各项参数,调整渣料的配比,钢水命中率提高了很多,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炼钢工段段长李建业对新模型“点赞”。据介绍,在“高级参谋”的指导下,炼钢厂终点碳合格率由1月份的80%,提高到了4月份的91%,5月份提高到了92.8%;终点温度合格率由1月份的86%提高到了88%。终点合格率的提升促进了产品质量稳定提升,为河钢石钢满足高端客户需求打下了基础。

炼钢厂先后建立了“合金计算系统模型”“VD温度预测模型”“中包过热度”“LF座成分三位一体精确预测模型”等信息化支撑系统,为生产提供理论、数据依据,让“智能制造”运用到产线上,最终体现在产品上。(郭旭梅)

责任编辑:白泽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