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责任

争分夺秒的48小时
———看河钢石钢轧钢厂小棒线如何提升执行力高标准完成抢修工作

2017-04-07 16:46:06 来源:河北新闻网

“7时停车”“关900阀”“送氮气吹扫”……3月25日,随着一条条指令的发布与传达,河钢石钢轧钢厂小棒线48小时的旱梁抢修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旱梁抢修时间紧、任务重,一场与时间赛跑、向困难说“不”的攻坚战摆在了小棒线全体干部职工的眼前。

20个小时创下最高检修效率

25日6时50分,随着小棒线加热炉内最后一支钢坯缓缓出炉,余温尚有1000℃的加热炉开启抢修工作。“要想在48小时内完成抢修工作,必须使加热炉炉温在24小时内降至100℃。炉温降下来,才可以进行加热炉旱梁抢修作业。”小棒线作业长谢文发说道。

让炉温快速降低,小棒线在抢修作业开始前,已论证出较为完善的检修方案,即采用冷钢坯不间断入炉置换吸热的方式,让炉内温度快速降低。8时许,第一批冷坯入炉,电子屏幕上显示的温度数据逐渐变小。组织冷坯入炉、从加热炉退钢口退坯……小棒线加热炉常日班班长贾文生和生产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置换作业。

26日凌晨4时,加热炉炉温已降至110℃,加热炉降温作业较计划提前4小时完成,在此过程中总计入炉18炉,约900吨冷钢坯。“炉温能在20个小时降至110℃,较以前40小时的降温时间减少了一半儿,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检修效率,为旱梁抢修奠定了基础,我们的信心也更坚定了。”加热炉热工工程师李伟说道。110℃的炉温下,小棒线18人分三批次不停轮换入炉,清理炉内堆积的氧化铁皮,约10时,炉内氧化铁皮清理完毕。随即旱梁缺陷处开始动工修砌,耐火砖伴着高温涂抹料,一层层整齐划一修筑成墙,18时,旱梁整体修护工作结束。

攻克产线难题,为客户满意“加码”

小棒线抢修以加热炉旱梁抢修为主,但主机列及精整区也存在较多隐患,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彻底消除相关隐患。“与时间赛跑,我们采用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为产线效能发挥提供支撑。”点检站站长宋福山说道。小棒线按时间及区域制定细致严密的抢修计划安排表,定点分人负责。为了使抢修工作更高效,钢神公司副总经理凌志敏在现场指挥检修,全力配合小棒线协调人力、物力,钢神公司维修工段4位段长昼夜盯在现场,为检修工作做好后方支援。

检修过程中,细心的液压主管王旭鹏发现穿水泵站出口主管路法兰漏水,小棒线设备主管陈文乐与凌志敏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召开现场会,决定创新方法采用管内焊接,管外封口的维修方式,将法兰盘整体更换。检修方案确定后,凌志敏第一时间从炼铁维检抽调骨干力量,经过12小时连续作业,妥善解决了穿水冷泵站隐患。

抢修过程中困难多,但职工们克服困难的办法更多。小棒线上冷床矫直格栅平直度差,直接影响了Φ20系列规格钢材的平直度,冷床区点检员孙永乐利用矫直样棒对冷床矫直格栅进行了全面对中找正,有效消除了质量隐患。为解决Φ30以下小规格打捆缠绕的问题,精整区点检员高江涛对A、B区东半区四道链进行了部分改造,增加四道链摩擦力,防止钢材倾斜,解决打捆缠绕问题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影响质量提升的问题在大家的努力下解决了,我们对客户的保障能力提高了,提高客户满意度我们信心更足了。”小棒线技术质量负责人周玉朋说道。

职工互助接力,抢修战役圆满收官

25日8时许,小棒线乙段轧机班班长李万松和班中的6名轧机调整工自发加入了擦拭打捆机的行列中。原来,维检单位的人手全部投入到抢修任务中,部分设备的清洁工作实在抽不出人手,为了保抢修进度,李万松和工友们忙完自己的工作便来支援维检兄弟。

硕大的打捆机,经过日复一日的运转,机身上下满是油污,早已失去了本色。大家拿着抹布、清洁剂俯下身认真地擦拭打捆机。由于没有过多的清扫工具,他们用手将一块块顽固的油污抠下来,再仔细擦除残存的污渍。抹布变黑了,机身的颜色逐渐显露出来了,一根根管子,一颗颗螺母,一个个按钮变得清晰起来。从早晨8时到下午3时,他们甚至来不及吃上一口饭,但看到变得“靓丽”的设备时,劳累感和饥饿感远不及心中的欣喜感。“兄弟们,辛苦了,快歇歇吧!”小棒线安全主管徐建伟师傅眼圈湿润了,并在检修日志上为大家重重地写下“圆满完成”四个字。

乙段轧机班支援维检单位只是此次抢修工作中大家互帮互助的一个缩影,在清理冷床下、A区、B区收集区下的氧化铁皮时,无论是白班还是中夜班,各工段精整班的职工们全力清扫堆积的铁皮、废旧绑丝及其他杂物,轧机区维检单位的人手紧张时,他们积极参与抢修,只为了充分利用每分每秒。

时间一点点流逝,现场的问题也在一点点减少,抢修工作离成功越来越近。

翻盲板、取样化验、爆破实验、点火……26日22时25分,加热炉6区烧嘴燃起熊熊火苗,小棒线加热炉一次点火成功,27日6时50分,第一支红坯轻快地通过轧线,抢修工作圆满收官。

“本次旱梁抢修好比一场战役,也是近几年来组织最成功的一次抢修,这是小棒线职工和检修单位提高执行力、不惧困难、努力奋战的结果,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总结。”谢文发总结道。48小时内修复旱梁,同时消除了产线各区域的隐患,恢复设备功能,并对现场进行了彻底清扫,为产线效能发挥和质量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闫夏萌 马佳慧)

费用降下去 效能提上来

3月15日,河钢石钢轧钢厂大棒线精整探伤区域台架上正在收集供国内某重点客户的6米定尺材。“两侧同时收集,生产效率提升一倍,我们这个环节对提前完成订单交付非常有益。”封贵祥高兴地说道。

深度对接市场,轧钢厂以满足客户需求为行动指南,不断梳理生产流程中与客户需求不匹配的环节,进一步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全力赢取客户满意。精整探伤线收集区原设备设计为14米定尺,在生产6米定尺材时,设备依然是正常运转。“短定尺的钢材只能占收集台架的一半,而收集台架另一端也是正常运转,造成的不仅是设备磨损,更是生产费用的提高。”考虑到这些因素,封贵祥思考如何对设备进行改造。

经过对生产数据的总结和分析,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经过收集台架75%的钢材都是7.2米以下的定尺。根据得出的结论,他觉得对设备进行改造非常有必要。摸透设备运行原理后,他将12米定尺台架从中间一分为二,并在台架中间增加定位挡板,设置控制开关。以便于生产6米及以下定尺材时,实现两侧同时收集,生产大于6米的定尺材时,去掉中间的定位挡板。

改造实施5个月以来,在现场收到了良好的运行效果,运行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每月维修时间降低了8个小时。(闫夏萌)

责任编辑:白泽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