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快讯

河钢石钢轧钢厂小棒线打造人才支撑 激发产线升级新动能

2017-03-14 11:39:4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扁平化变革,核心在于激发产线活力;产线活力激发,根本在于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继精简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广泛赋权,打造“极简主义”高效独立市场单元之后,今年1月份,河钢石钢轧钢厂小棒线又开始了以人为本的扁平化变革,为职工提技能、转观念、立舞台,激发产线升级新动能。2月份,小棒线脱碳钢种一次检验合格率完成99.32%。

“五类人才管理” 让人人都能进步

2月28日7时25分,轧钢厂小棒线调度室里人头躜动,包括轧机、精整、加热炉等所有岗位的当班职工全部到位,技术质量保障组成员在旁坐镇。各专业主管和当班段长简单明了把当天生产、技术、质量关注重点传达到位,剩下的十几分钟就成了岗位职工交流学习、建言献策的“黄金时间”。

小棒线把职工学习作为第一要务。考虑到一线职工在岗学习时间少、学习机会匮乏的现状,自年初始,小棒线把交接班会由“小班会”调整为“大班会”,组织工段全员参加,统一组织交流学习。同时规范班后会,由技术质量保障组成员每天分区域“轮讲”,优秀岗位工还有机会跨岗位、班组讲解操作妙招、工作心得。

统一学习机制形成,因材施教迫在眉睫。小棒线对全部191人进行了“全面辨识”,划分为关键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上升人才、待改善人才五类,分别管理,分别培养。关键人才着重培养管理思路,优秀人才在技术攻关中锻炼提升,骨干人才加强标准化作业培训,待改善人才则通过轮岗、敬业培训等手段,提升其基础执行力。“上升人才比较特殊。”小棒线作业长谢文发介绍,针对小棒线青年学生多的现状,小棒线将他们归类为“上升人才”,结合青年学生所学专业和所在岗位,针对现场存在的质量难题,指定其担任“青年挑战团队”队长,为其搭建平台,有目的培养、锻炼青年人才。

“产线优先处置权” 让职工成为产线主人

2月12日,利用检修时间,小棒线对轧机引钢导槽进行了“喷水改造”,有效降低了高端弹簧钢在生产过程中的划伤率。这是2月份以来,小棒线第五次采纳职工“合理化建议”。

通过系列学习和产线意识的提升,职工的合理化建议更加体现以产品、客户为中心,含金量也更高了。2月份,小棒线的“合理化建议”共40余条,虽未被尽数采纳,但是小棒线仍给予这些心系产线的职工以额外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思想变化带来行动变化。2月18日下午3点半,小棒线丙段轧机班班长于波一来到岗位上,就得到了段长和厂长的盛赞。原来在每次更换精轧机轧槽时,都需要调整浇槽水管的位置,方式粗暴,是换槽过程中的“痼疾”。就在上个白班更换轧槽时,于波灵光一闪,决定把水管固定在出口导卫上,出水口对准轧槽,让水管随导卫一同拆卸。如此一来,每次更换轧槽时再也无需调整水管位置,省时省力,还避免了因调整位置不佳而造成的轧槽老化等质量事故。点子有了,按以往的方式,他需要向作业长提交合理化建议,再向厂长打报告。但于波却利用下班的时间,直接找到了准备工段的工友,在进行测量和模拟论证后,他们加班自发完成了改造。

还在为“先斩后奏”而担心的于波,收到了厂长的表扬和额外的100元奖励,也为小棒线职工争取到了“新特权”———“产线优先处置权”。在想到解决产线问题的好点子时,他们可以自发寻求技术人员、点检人员的帮助,论证可行后可以即刻实施,不用再跟领导汇报。“职工就是产线的主人,依靠职工解决问题,才是扁平化变革的真正内涵。”谢文发话语坚定。

“改善周”计划 让职工智慧聚成合力

2月10日晚8点20分,小棒线“点检站群”讨论得热火朝天。微信群中除点检站专业人员,还有许多生产工段职工;这些“局外人”均是自发加入群中,为产线献计献策。

当日下午3时,小棒线B1打捆机出现穿线不稳定的现象,影响后续大规格钢材的正常打捆节奏。甲班精整副班长张亚品通过隐患整改系统,将问题反馈给机械点检员高江涛。下午交接班,高江涛便开始检查设备、排除隐患,期间清理了穿线轮的沟槽,并更换了穿线压轮和系列矫直辊。晚8时,设备逐渐稳定,但故障仍未彻底排除。随后,高江涛在小棒线点检站群呼叫“炮火支援”,寻求流体和电气专业人员的帮助,并将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进行描述。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当晚就制定了第二天的机电液排查方案。第二天白班前,问题便得到彻底解决。

学习提升技能,观念指导行动。小棒线将阿米巴经营理念,延伸至生产作业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注重职工技能提升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营造“人人即经营”的产线大氛围,小棒线实行了“改善周”计划,即每周对特定的目标任务在线创建和实施快速的、可行的改善方案并达到目标。他们设定了“项目计划”“改善突破”“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职工发现问题随时“定题”、随时通过微信群加以讨论、设计、实施、改进、标准化,形成了解决产线问题的新模式。如乙段精整班长提出的关于AT钢生产组织的建议,既保证了剪切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能,有效解决了大家最头疼的问题,此建议亦被命名为“杨宗伟AT钢生产操作法”。

虽名曰“改善周”,实际上每周的定题绝不只一个。通过让职工全面主导并参与,形成有效合力,产线上解决问题并最终固化成标准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仅2月份,小棒线便依靠“改善周”计划解决产线问题11项。(杨旭)

责任编辑:白泽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