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企>>国资

让“软实力”为产品升级提供“硬支撑”
——河钢石钢信息物流中心加强信息化建设纪实

2017-03-06 08:33:28 来源:河北新闻网

“围绕‘市场’和‘产品’两大关键做好典型产线和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加大产线装备基础自动化及信息化技术改造,恢复设备功能和精度,为集团产线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坚强的服务支撑。”这是去年12月22日,河钢集团在“2017年产线信息自动化暨智能制造工作推进会”上对做好信息化自动化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河钢石钢信息物流中心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该中心创新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软实力”,为产线升级提供有力的“硬支撑”。

让质量管理有“宝典”

“技术中心提出把铸坯修磨工序及基本信息字段先加上,界面友好方面持续推进。”

“轧钢厂指出质量数据集成及查询报超时错误,加热炉温度曲线只能选中4个区,需要选多个区一起看。”1月22日,信息物流中心四楼会议室内,正在进行着一次关于质量大数据系统的“头脑风暴”会议,来自炼钢厂、轧钢厂、钢益公司、技术中心和信息物流中心的相关人员围绕“工艺过程质量数据查询项目”的优化和完善、遇到的问题、难点展开讨论,各部门“智囊团”纷纷献策,发力的方向就在这简短的会议中逐渐明朗起来了。河钢石钢质量双提升活动开展以来,把开发质量大数据系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成立了项目组,这样的碰头会,每周五都开一次。

随着河钢石钢产品升级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满足公司质量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质量大数据系统将化学检验结果、物理性能数据、生产过程数据等与质量相关的数据集成在一起,搭建完整的产品质量管控平台,通过追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的波动情况,为质量改进、工艺优化及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为完善企业技术标准、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2016年10月,信息物流中心向公司立下“军令状”:“排除一切困难,全力以赴开发质量大数据系统。”该中心成立了以主任工程师张麟为组长的5人项目攻关组。他们首先汇总各生产厂对新平台的需求,共整理出了700多条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把问题分类罗列,逐一解决。这些只是庞大工作的冰山一角,难点还在如何整合系统,找到系统之间的匹配规则,实现真正的大数据平台。该系统建成后,还能按照订单、批次、时间实现追溯功能,可追溯到每个炉号的生产全过程,为质量管理提供依据。“这个系统就像是一本关于质量的‘大词典’,将对公司的产品质量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张麟对质量大数据系统充满信心。

让物流更高效

2月9日9点30分,大棒线成品库职工陈妍打开“成品库信息化管理系统”,查看成品库存情况,她即将为重庆某客户安排发货,当她输入钢材品种规格后,系统自动实现了智能拣配功能。“这个系统真是帮了大忙了,我能实时查看公司各个成品库的情况,钢材的炉号、重量、所在垛位等信息一目了然,我只要调取销售计划,就能及时安排出库上站。”陈妍说。

信息物流中心利用互联网思维,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与物流业务运作过程的融合,为生产运营提供支撑。该中心先后完成了成品库智能管理系统优化;完善了物流系统站台库管理模块,开发完成站台发运秤单打印功能、站台库存的库龄预警功能;新增鑫跃公司与主厂区10M网络专线,将计量、物流等系统应用终端的数据传输划入新增网络专线,优化计量和物流信息传输环境,使鑫跃区域信息流转顺畅。

除此之外,该中心拓展“互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务中的应用,先后在原料进厂、产品发运上,实现矿粉车辆自动语音叫号、发运超时短信提醒、代储库钢材发运读写卡计量复验等多项功能,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今年,该中心将继续致力于通过视频、二维码、车号识别、GPS定位等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满足物流物料管理需求。在主厂区物流综合管控平台的基础上,将系统应用范围拓展至鑫跃公司;继续优化完善物流系统程序功能,以满足内部物流管控需求的变化;梳理港口、铁路、公路、供应商、客户、车辆运输等外部物流节点业务,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给予支撑,作为信息系统向全供应链“两端”延伸的尝试。

让产线更智慧

1月26日,盛嘉公司会议室里黑压压坐满了人,原来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关于摊检工作相关信息化系统操作的培训,信息物流中心信息中心主管宋一风客串起“讲师”,给该公司职工讲起了课,如何进行移库、在制品处理、下线确认等操作,职工认真听着并不时用笔记录下来。河钢石钢为解决制约后部产能发挥的瓶颈问题,先后增加探伤线、摊捡线等加工产线。为了实现生产线信息化系统全过程覆盖,信息物流中心为盛嘉公司新成立的摊捡线“量身定制”了三级支撑系统,实现在制品处理、入库发运、质量判定等全流程业务信息化,让产线变得更智慧。

今年以来,为了实现炼钢厂、轧钢厂分钢种成本核算,该中心在ERP系统里配置了熔炼系数公式,开发主数据批导程序并完成数据批导,跟踪炼钢生产订单的确认情况,及时分析修正系统数据,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成功运行后将对生产厂分钢种成本核算提供强有力支撑,提高公司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所体现出的高度和生产线的产品高度相辅相成,并最终反映在产品上。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提升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才能为公司提升产品质量提供坚实基础。”该中心计量主管刘霞介绍,今年以来,该中心为适应河钢石钢逐渐增多的以产线、工序外包为标志的制造模式的变化,保障信息化系统对非钢板块业务的覆盖,正在对目前的委外加工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对原有的后部工序以及新增加的异型钢探伤线、短尺材锯切线、摊捡线、修磨线等依据财务成本核算方式的需要,定义不同的委外加工流程,通过程序自动运行,简化、合并业务系统中包括委外订单收货、质量综合判定、委外产品入库等操作步骤,减少人工确认环节,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工作效率。(郭旭梅)

责任编辑:白泽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