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兴趣做成了事业 ———记河钢集团石钢“80”后小伙儿、轧钢厂点检员吴光宁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7-03 11:06:29 责任编辑:白泽豪

    前些日子,河北钢铁集团石钢轧钢厂点检员吴光宁在集团科技大会上荣获“优秀技能人才”称号的消息传来,许多熟悉他的人都说,小吴有技术、有能力,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吴光宁是如何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6月16日,记者带着好奇走近他时,得到的回答十分简单:“兴趣所在!”

    九年,变身“万能电器维修工”

    见到吴光宁的时候,他正在修理一台电脑。这台电脑是他上周五从轧线主控室换下来的,今天正好得空儿,就“鼓捣”“鼓捣”。更换了一块硬盘,恢复了一个镜像,没费什么周折,这台“负伤”的电脑就在吴光宁的手中“痊愈”了。“这些活儿,对小吴来说,就是小菜儿一碟儿,他可是我们的‘万能电器维修工’,大到轧机传动柜,小到电脑、小家电,没有他不会修的。”点检员姚建玮如此评价着她的这位工友。

    这“万能电器维修工”的资本得来并不容易,个中艰辛只有吴光宁自己知道。2006年夏天,吴光宁从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来到石钢,成为轧钢厂的一名电气点检员。在日常点检中,小吴发现,师傅们通过简单观察和听取操作工描述,就可以很快地判断设备故障和确认故障原因。这让他羡慕不已,他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像师傅们一样炼就一双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成为一位解决问题的行家里手。有了明确的目标,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此后,吴光宁就“长”在了产线上,他总是见缝插针地向师傅和操作工们请教,没事儿就在他的小本子上写写画画,遇有设备出故障时,登高爬低、钻进钻出的总会是他。

    九年间,吴光宁巡检过多少架次的轧机,维修过多少台次的设备,记录过多少笔记,总结过多少经验,没有人能够记得,而有目共睹的是,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设备异常状态和故障处理方案都已变成了他的阅历和经验,深深地、牢牢地刻在了他的心里。现在的吴光宁,不仅成为“万能电器维修工”,而且还主持或参与了数十项创新项目,年创效益上百万元。

    俩月,改进大棒材“行走方式”

    修好了电脑,吴光宁像往常一样来到大棒线上巡检,初轧机、中轧机、精轧机……每到一处,他都会用敏感而又爱抚的目光凝视着那些设备,还不住地望、闻、问、切。来到百米冷床前,吴光宁特意多驻足停留了一会儿,他向操作工详细地了解着当班轧制棒材的钢种、规格、减速时间和距离。原来就在半年多前,吴光宁发现大棒材步上冷床过程中行走方式的缺陷,大胆地提出并实施了“防弯钢顶矫直格栅控制模式改进”项目,为了让他的项目更加完善,直到现在他仍不停地征求改进意见。

    此前,国内所有大棒材都采用连续步上冷床的方式,行进过程中,棒材没有停顿。这种方式容易出现棒材与冷床托起裙板相互碰撞的现象,由于大棒材本身重量较大,冲击力相对也较大,相撞势必产生恶劣影响,要么造成棒材端部弯曲,影响产品外观质量,要么造成棒材堆钢,影响生产节奏。大家都想解决这一难题,却又苦于没有找到好的办法。

    那段日子里,认识到缺陷严重性的吴光宁满脑子装的都是棒材和冷床,只要有时间,他就会研究棒材的运行轨迹。偶然的机会,吴光宁受到汽车刹车原理的启发,想到设计一个程序让大棒材在即将接触裙板时停下来,再让侧推动作,当棒材上到裙板后再启动辊道。有了想法的吴光宁在炙热的轧线上足足“烤”了两个多月,一套改进方案也生生地被“烤”熟了———通过从变频器上读取辊道运行速度,并根据热检信号及到抛钢位的距离,确定不同规格棒材的减速时间和停止位置。

    在随后的年度设备大检修中,吴光宁的方案得以实施,效果良好。据统计,这个国内“首创”年创效益在70万元以上。

    始终,充当“事故终结者”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上周五换电脑的那天晚上。忙完检修工作的吴光宁刚刚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兜里的手机就响了起来,一个来自于轧线的电话又把他从家里拽到了单位。轧线上的电脑出了故障,为不影响生产,吴光宁立即调用另外一台电脑,安装程序、更改IP地址、客户机名称、联网启动人机界面,各种调试一气呵成,轧机如期开启。

    点检站长陈明告诉记者,现在在现场,哪儿的电器出了问题,哪儿的网络不通畅,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吴光宁。像这样从家中叫到产线的事情,每个月都会发生几次,为此,吴光宁特意选择了离单位近的房子安家。听了站长的话,吴光宁谦虚地笑了笑,他说:“在点检站里,我比较年轻,多跑跑,没什么!”

    “别看小吴年纪不大、工龄不长,现在可是响当当的‘事故终结者’。”陈明接着给记者讲起吴光宁最新的创新项目。一个多月前,0号锯切挡板又一次被大棒材撞坏,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二次损坏了。锯切挡板是用来协助棒材端部对齐的,当从冷床上下来的若干支高速运行的棒材排成一排向前冲击时,遇到挡板阻挡会齐刷刷地来个“立定”,整齐排列,这样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锯切。挡板损坏后修复时间长、花费高,还影响产品交付,能不能想个办法避免呢?吴光宁又把心思用在了挡板上。

    以前,待锯切的棒材自动行进速度一般在2.7m/s以上,手动高速档也在2.0m/s左右,如此一来,一排平均重量达到4吨的棒材动能转化成巨大的撞击力,对挡板的破坏在所难免。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吴光宁的创新也就从这里入手了。他在原有的程序中增设一个光电信号开关,给棒材自动运行检测上了个“双保险”,再将手动控制时的运行速度人为控制在0.8m/s以内,有效减少了棒材对挡板的冲击,改进效果明显,撞损事故就此“终结”。

    说话间,吴光宁又要到加热炉去巡检了。与记者道别时,腼腆的小吴也开起了玩笑:“我的‘势力范围’不小吧?”“还真是,工作不易呀!”“是。我的专业是自动化,我的兴趣也是自动化,能把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快乐。我享受这种快乐!”小吴清秀的脸上洋溢着明丽的微笑。(赵海燕)河北新闻网   

相关新闻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